海蘭,是《如懿傳》里智商很高的一個人。如果不是她多次救急維護,一心只在乎愛情和皇帝心意的如懿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作為皇帝的嬪妃,海蘭并不愛皇帝,也不想要爭寵。對待皇帝,她根本沒有任何期望,只因海蘭活得很通透,早已看穿了弘歷的真面目。
看到海蘭美貌,弘歷寵幸了她,卻很快將其拋之腦后,連基本的名分和住所都懶得給,如果不是如懿伸出援手,海蘭根本無法生存下去;進了宮之后,由于皇帝的不在意,海蘭不得不在貴妃高晞月手底下求生,被其污蔑羞辱,差點兒就含冤而死;海蘭被人設計陷害,肚子過大導致難產,九死一生生下了五阿哥永琪,弘歷卻因妊娠紋嫌棄她,徹底冷落她,弘歷對待海蘭,何其薄情。
弘歷對海蘭很是薄情,海蘭對待弘歷也很是無情,她從未愛過弘歷,無論是爭寵也好,討好他也好,她只是為了自己和如懿的利益。
海蘭最愛的人是姐姐如懿,為了她付出了一切,算計了許多人,然而,海蘭的結局并不好,如懿凄慘下線,兒子也沒了,無寵無愛的海蘭晚景也不會好到哪里去。看《如懿傳》,聰慧的海蘭之所以結局不好,是因為忽略了1個人,那就是她的兒子永琪。
自從被富察皇后罰跪在暴雨里之后,海蘭就黑化了,開始變得心狠手辣。對她來說,手染鮮血也好,算計他人也好,只要對自己的姐姐如懿有利,她都愿意去做,于是,她算計了很多人,只為給如懿帶來利益。
第一,為了救出處于冷宮的如懿,她狠到對自己和腹中的孩子下手,身中朱砂之毒,間接為如懿洗清冤屈;
第二,為了報復富察皇后,她精心設計,除掉了二阿哥;
第三,為了幫助如懿得到皇后之位,她教導兒子永琪提及國本之爭,讓弘歷對純貴妃母子生疑,讓純貴妃失去了成為繼后的可能;
第四,她當場與金玉妍對峙,逼迫金玉妍發誓,戳穿了金玉妍真面目;
第五,為了救如懿,打消皇帝的懷疑,她違背了如懿的意思,用加官進爵的刑罰賜死了凌云徹;
第六,她與如懿聯手,算計魏嬿婉,最終在眾多嬪妃的幫助下打到了皇貴妃魏嬿婉。
在海蘭算計的這些人中,有的人是罪有應得,有的人卻是無辜的。為了幫助自己的姐姐,海蘭不惜手染鮮血,不怕良心的譴責,成為了如懿最強大的助手。可惜,她忽略了一個人,最終沒能有個好下場。
被海蘭忽略的這個人不是魏嬿婉,而是她的兒子永琪。從始至終,海蘭都忽略了兒子永琪的感受,不知道自己的兒子真實想法。
永琪雖然是海蘭的親生兒子,但在她心里的地位比不上如懿。生他的時候,海蘭想的是為她跟姐姐生一個阿哥。如懿生了永璂之后,海蘭一心希望永璂登上帝位,讓永琪輔佐他,做一個純臣。
可是,永琪愿意低弟弟永璂一等,成為臣子嗎?他生于深宮長于深宮,見慣了陰謀詭計,看到了帝王寶座所帶來的利益,小小年紀就在母親的教導下學會算計別人,他怎麼可能甘心低人一等? 作為皇子,他有得到皇位的心思,再正常不過了,而且,他也有這個能力。
永琪前面有四個阿哥,大阿哥永璜不得皇帝喜愛,二阿哥永璉已經去世了,三阿哥永璋沒有繼位的可能性,四阿哥永珹也敗下陣來,而永琪能力不俗,得到了弘歷的喜歡,被委派了許多差事。 皇阿瑪的重用,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永琪看到了繼承皇位的可能,怎麼會心甘情愿放棄?
永琪想要得到至尊之位,想要成為萬人之上,海蘭不知道,她只知道教導永琪要安分守己,要敬愛皇額娘,要幫助永璂得到皇位。他們母子倆想法壓根不一致,怎麼能好好溝通?
永琪不認可母親的想法,也不敢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她,只好靠自己,加上他心思復雜,想得太多,誤解了如懿,最終給了魏嬿婉可乘之機。
如果海蘭多關心兒子一點,了解兒子的想法,注意點兒子那里的情況,也許就能發現胡蕓角這顆被魏嬿婉布置在永琪身邊的棋子,早日拔除這個毒瘤。
永璂能力一般,并不是一個合適的帝王材料,如果海蘭能夠支持自己的兒子,母子同心協力,永琪也不至于連知心話都不敢跟她說,更不至于那麼不相信如懿。
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子女的一生,是很多為人父母者的想法。他們認為,子女年幼不懂事,容易走彎路,自己經驗豐富一些,由自己為子女做安排,可以讓子女的人生過得順暢一些。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樣的想法并沒有錯,可是,你要明白,你安排得再好,執行的那個人不樂意也沒用。就像在《知否》里,小秦氏費盡心思算計別人,希望兒子顧廷煒繼承爵位,可是顧廷煒想要的是兄弟和睦,平平安安地過日子,小秦氏算得再狠,兒子不樂意也沒有用。
馬克·李維在《偷影子的人》里寫:
「你不能干涉別人的生活,就算是為了對方好,這是他的人生。」
作為父母,千萬別忽視了孩子的真實想法,以免父母不知子。只有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和真實想法,與他們達成一致,你才能幫助孩子規劃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