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忍不住沖孩子發脾氣?最難得的是「這3種」媽媽,孩子遇到是他一生的幸運

安妮 2023/03/29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對于每個媽媽來說,生孩子猶如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然而,做了媽媽才知道,生娃容易養娃難。親身經歷后,才覺得想做一個不發脾氣的媽媽,真的是太難了!很多媽媽沖孩子發脾氣后,自責不已,也擔心孩子會承受不了,其實,沖孩子發火這件事,要一分為二看待,并不見得都是壞事。

父母的情緒問題,可以作為孩子行為的準繩

世界上有從來不沖孩子發火的父母嗎?有,但幾乎是鳳毛麟角,正常的父母,在面臨孩子的各種問題時,表現出不同的情緒,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小孩子也會通過父母的情緒變化,來揣測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得當的。

比如再三跟孩子說這件事不能做,可是孩子卻偏偏要去做的時候,媽媽的發火就是在告訴孩子,我已經忍耐你極限了,你要停止這種行為了。孩子會收斂,但是你不發火呢?孩子就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甚至覺得,犯了再大的錯誤,父母都不會發火,這種「自以為」,將會害了孩子。

沖孩子發火可以,但是卻不能隨便就發,有種父母發火是按照自己的心情,心情好了就不發,心情不好了就發,即使孩子做錯了一件小事,也會發雷霆之怒,這樣的情緒發泄當然是不提倡的,對孩子的成長也沒有好處。

如果發火不可避免,那麼這三種媽媽是很難得的,孩子也會很幸運。

1、對事不對人的媽媽

媽媽可以發貨,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批評孩子做得不對,但絕不能因此對孩子的人格和品性進行評價,在批評的時候,盡量不要大聲吼叫,吼叫只會讓孩子陷入恐慌,從而忽略了事情本身的是非對錯。

2、不翻舊賬,適可而止的媽媽

比如孩子撒謊了,媽媽對孩子發脾氣,批評他撒謊這件事就好,不要批評他昨天(打)了小朋友。 發脾氣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改正缺點,或杜絕下次再做同樣的錯事。 如果翻舊賬、不依不撓,會讓孩子分不清重點,降低對自己的評價,喪失改正缺點的信心。

3、不在外人面前發脾氣的媽媽

孩子也有自尊心,也需要「面子」,媽媽們盡量不要在外人面前朝孩子發脾氣,以免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孩子哭鬧的時候,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方法,等回到家孩子平靜了,再跟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而下決心改正。

當然,控制情緒也是父母必修課之一,發火有利有弊,但是終歸是弊大于利,所以父母更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就要做到:

1、平時多和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聲音

孩子不聽話時,很多媽媽都會以孩子什麼都不懂作為發號施令的理由,命令孩子干什麼。不僅是孩子,換作任何一個人都會反感討厭要反抗。只是孩子真的是孩子,他們因為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有限,除了以哭為發泄的渠道,他還不能夠掌握。

所以媽媽們,如果對孩子的每句話,每個眼神,每個心思,都能細心傾聽,細心觀察,細心留意,孩子大概也不會做出過分出格的事。因為你了解、懂得他的需求,與他溝通時可以進入到她的內心世界。孩子感受到媽媽對他的重視和尊重,反過來他也會重視尊重媽媽。

2、拒絕喪偶式育兒,避免媽媽勞累導致的發火

很多媽媽從寶寶出生那一刻,就變身全職保姆,生活重心只有孩子,全權負責孩子的一切事物,爸爸插不上手,漸漸變成了喪偶式育兒。其實,媽媽們不要總是擔心爸爸不會帶孩子,如果總是把所有是事情都擔在自己身上,爸爸們就會越來越懶。

爸爸帶孩子的時候,媽媽要多鼓勵而非在一旁叨叨和糾錯。多給孩子和爸爸空間,才能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去轉換心情,做喜歡做的事情,不至于因為過度勞累而情緒失控,擺脫孩子對媽媽的過度依賴,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如果你是一個從不發火的媽媽,那麼真的佩服你,如果你是一個會發火,但是卻掌握發火分寸的媽媽,那麼你的孩子也是幸運的,讓我們一起在控制情緒的路上,一起努力加油吧。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