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哭就頭疼,一鬧就沒轍?其實,學會引導孩子的壞情緒很重要哦。
「玩游戲只能他贏,輸了就哭,撒潑耍賴,不玩還不行。」
「不給買玩具,他就歇斯底里大哭,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現在都怕帶他去商場。」
「我家孩子脾氣特別大,說她一句都不行,而且急了還喜歡動手!」
……
1
每一位父母,都曾被孩子的哭鬧「要挾」過。
在《媽媽是超人》中,馬雅舒的育兒方式曾被網友們質疑,說她「不懂教育,溺愛孩子」。
女兒不想吃飯要吃冰淇淋,一哭,就給;不肯睡覺,對媽媽又踢,一哭,就抱;不想上幼兒園,一哭,差點抱回去。
圖片來源:網絡
聰明的孩子,從此知道自己擁有了一招制勝的「法寶」,只要不停地哭,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馬雅舒的一再妥協,讓女兒米婭缺乏獨立自主能力,出現各種任[性.行.為],甚至面臨被幼兒園退學的風險。
2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反復強調這樣一個觀點:
「行為不當的孩子是喪失信心的孩子,他們的不良行為是在讓你知道,他們沒有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而且他們對于如何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抱有錯誤的信念。」
所以,簡·尼爾森把孩子的不當行為,特別是哭鬧比喻成一個密碼,而父母的責任就是破解這個密碼,找到孩子哭鬧背后的原因。
為了能夠更輕松容易的解讀孩子哭鬧的密碼,有幾種方法家長可以嘗試一下:
1. 告訴孩子你很理解他
比如:「你現在很生氣對不對?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因為沒有給你買玩具對不對?但媽媽還是很愛你啊~」
切記,這個時候,別著急解釋你的理由,孩子的情緒沒有平息,你越解釋只會越刺激孩子,讓他越激動。
2. 簡單回應
如果我們在真心實意地表達自己內心所想,結果對面的人一直在傾聽,沒有半點反應。那我們是知道他聽到了還是沒聽到呢?
所以面對孩子,我們需要用一些語氣助詞來引導孩子繼續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孩子簡單的回應,我們有在認真聽,但是絕對不喧賓奪主。
3. 適當的關愛
總的來說,就是給孩子傳遞這樣一種想法:我不同意你的要求,但是我依然愛你。
4. 教孩子用語言表達需求和感受
告訴孩子發脾氣哭鬧并不能產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而好好說話、合理談判、講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卻能得到更多的回應與幫助。
所以你要教會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如:「媽媽,我很喜歡這個玩具,你不給我買,我真的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