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小區玩耍,一個3歲的小女孩,玩具被4歲的過路男孩給搶了,小女孩哇哇地大哭,因為是她的奶奶帶她,奶奶說讓哥哥先玩一會好不,4歲男孩的奶奶也說不哭了,要學會分享,我們玩一下就給你了。
3歲的小女孩還是非常不樂意的,過了一會她的爸爸過來了,直接懟了4歲男孩子的奶奶一頓,大概的意思就是,這是我們的玩具,我們想讓你們玩就讓,不想讓就不讓,憑什麼我們連認識都不認識讓我們去給你們分享,在我看來這叫搶。
其實聽到這個女孩的父親說的話,我覺得挺有道理的,可是4歲的男孩子的奶奶卻不這樣認為,覺得人家爸爸說話難聽,吵了起來,最后2個罵了起來,如果不是物業拉開,就要動手了。
像搶玩具這件事,這在孩子玩耍過程中非常常見,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物權意識還沒有形式。在他們的世界里,只要是我喜歡的,就是我的,還沒有到了你的,我的明確界限的物權歸屬期。
寶寶物權意識形成:
大部分寶寶1歲之前,沒有物權歸屬意識,即使是別人拿走了自己的玩具,也就淡淡地看一眼,并不會有太多苦惱的情況,稍微一轉移注意力,就會被別的事物吸引了。
過了1歲之后,沒有到2歲之前,這段時間孩子都會有點霸道的感覺,只要我喜歡的就是我的,別人玩的就是好的,對于身邊感興趣的東西,就會不自覺的直接伸手去拿,孩子不會分清你的和我的界限,于是就會有搶玩具的情況。
過了2歲之后,是屬于物權敏感期,意識從這個時候開始萌芽,我的東西就是我的,不許你碰,比較有原則的孩子,會直接你碰了我要打你,如果比較不知道表達的孩子,會直接哭,這也是他們直接的表現。
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老師的引導,會影響孩子接下來對待自己東西的看待,耐心地指導孩子,孩子會對待玩具被搶這件事,會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有時候會懂得和好朋友要一起分享,如果不是好可朋友就不允許碰的情況。
如果平時的生活中,真的遇到了愛搶玩具的孩子,不斷地需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慢慢的孩子就會自己處理,一般教孩子分3步:
1,宣告自己的主權
告訴搶玩具的孩子,這個玩具是我的,不是你的,你要玩需要經過我的允許,或者讓你的爸爸,媽媽這給你買,當遇到問題的時候,讓孩子適當的去說,面對愛搶玩具的孩子太軟弱。
2,公共場合是大家的
平時出去玩的時候,如果是公共場合的玩具,要讓孩子明白這些玩具是大家共有的,誰先拿到可以先玩一會,你可以先玩別的,需要等別人玩過之后再玩,也可以和別的小朋友商量可不可以一起玩。如果遇到直接從手里搶的,也要大聲說,這是我先拿到的,你不能直接搶,你可以玩別的。
3,讓孩子學會給家長,老師說
尤其上幼兒園之后,家長不會隨時跟著孩子身邊,如果遇到蠻橫不講理的熊孩子,要鼓勵孩子給老師說,回來給爸爸,媽媽說,這樣的熊孩子真的是需要大人教育,引導的,一般小朋友都不是他的對手,反而會傷了自己孩子。
家長對待玩具被搶的處理態度
如果自己的孩子玩具被搶了,有的家長會直接上手教育對方的孩子,甚至上手打對方的孩子,有的家長雙方爭吵起來,有的家長會直接抱走自己的孩子選擇冷處理。也有些家長非常的大方不顧自己孩子哭鬧讓自己孩子強迫式分享,你是屬于哪類型的家長?
其實作為被搶的弱者,家長不同的處理方式,也會對孩子產生不一樣的影響,孩子玩具被搶了,不僅僅和孩子有關系,也和家長的處理方式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要根據不同場合情況,教育孩子該怎麼做。
第一:先觀察孩子被搶后的反應
有的小孩子被搶后會大哭大鬧,家長不用著急,這是大部分孩子的表現,有的小孩就會表現得無所謂,可能還沒有到他的占有欲明顯期,也有些孩子膽子比較大會直接搶回來,不同的反應和孩子他本身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沒有誰好誰壞之分。
第二:讓孩子自己先去溝通解決
如果孩子非常不愿意被搶,不是繼續教孩子去分享,不分享是小氣之類的話,其實這種做法叫強迫式分享,強迫式分享時間久了,孩子會在社交中變得懦弱,也會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不信任,做為家長要教孩子禮貌要回玩具,自己的玩具有分享與否的權利,如果孩子通過自己方式溝通要回玩具,或者愿意讓對方玩一會,家長就無需插手了,
第三:家長陪伴解決
如果自己的孩子一直哭,而且不善于溝通,在溝通過后也沒有要回來被搶的玩具,家長在自己孩子心中就是無所不能的英雄,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及時出面溝通,家長不要直接找孩子去奪回來哦,直接找對方家長溝通即可,相信同為家長是非常能夠理解的,讓他的家長以他們的方式要回玩具。
第四:安慰孩子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
當被搶后,要回后都要記得安慰孩子,并教孩子下次該怎麼解決,該怎麼保護好自己的玩具,自己的東西自己有權利去分享和處理,并且爸爸媽媽也會和你站在一起保護你哦,3歲之前是建議物權安全感最佳的時期,這個時候安全感建立得越好,孩子以后反而會懂得分享。
要想孩子懂得分享,先讓忍受孩子的自私,給孩子足足的安全感,在孩子以后社交的過程中,會比較自信。
孩子很多的行為習慣多半是受家長的影響,屬于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搶了后,在面對孩子處于弱勢情況下,家長合理張弛有度的解決方式,也會讓自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