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不吼不叫也能讓孩子聽話?試試「ABCDE法則」,不傷孩子,也不破壞親子關系

安妮 2023/02/25

昨天下班的路上看到一個小孩子被他的媽媽揪著耳朵的罵:「讓你少看電視你怎麼就是不聽?現在考試都不及格,看我不打死你。」這一幕相信是很多的人都曾經見過或者是在自己的身上出現過的。

在面對孩子調皮搗蛋不聽話,或者是面對孩子的懶惰不努力的時候,我們作為父母通常應該怎麼去做呢?

好言相勸,耐心的勸導孩子告訴他們怎麼做。然而,道理我們都懂,真正能夠做到的又有幾個家長呢?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好言好語的說幾句后,就會忍不住開始吼罵孩子,等到冷靜下來的時候又后悔自己的行為,可是當下一次的時候又繼續這樣做了,周而復始的出現,不僅影響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還嚴重破壞了親子關系。

那麼面對孩子不聽話,能用什麼方法去代替吼罵的教育方式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學會使用ABCDE法則。

1、 Ask(問自己)

當遇到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第一步就是學會問自己:我究竟是為什麼生氣?難道這個讓我生氣的東西沒辦法解決嗎?經過這樣的思考,這個時候就能夠很大程度的消氣了。

2、 Breath(深呼吸)

當孩子真的做了什麼讓你無法接受的錯事的時候,可以先深呼吸轉移一下注意力,然后換一個地方走一下,喝口水轉移一下自己的想法。并且給情緒一個緩沖的空間。

3、 Calm yourself(自我平靜)

當經過第二步的深呼吸后,可以學會平靜一下自己的情緒。不要著急著向孩子發火,提醒自己能夠就事論事的給孩子說這些話,而不是簡單地亂對孩子發火。

4、 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確定一下孩子的需要)

有的時候孩子犯錯誤或者是不聽話,其實背后是有著自己的需求原因的。這個時候父母就不應該忙著發火,應該先理解一下孩子內心的想法和看法,否則只會盲目的吼罵孩子,不僅會破壞親子間的關系,還會給孩子的內心造成陰影。

5、 Empathize(同理心)

所謂的同理心就是讓父母用孩子的想法去理解事情,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思維去想事情。孩子的每一次成長都是一次矯正的過程,所以父母應該學會理解。

學會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情緒,這也是每個父母都應該去做的事情。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