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太早讓孩子做這5件事,你以為是在培養特長,其實是把他的天賦「逼走」,家長越早停手越好

小魚 2022/09/16

現代父母重教育,不少父母在孩子沒上幼稚園之前就給孩子報過早教班,而多數父母在孩子上了幼稚園之後,就開始給孩子報英語、音樂、畫畫之類的興趣班。再心大的父母,也會在小學期間給孩子報上幾個興趣班。為啥?孩子在十歲前是發展興趣的黃金期,萬一孩子有哪方面的天賦,那得趁早挖掘,被家長耽誤了可不成。

但家長們沒有想過的一個問題是:有些事情,讓孩子過早做並不是好事。你以為是在培養孩子的特長,其實它會將孩子的天賦悄悄消磨掉。很多家長還不以為然,真的太可惜。

1.太早讓孩子描摹繪畫: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似乎都有亂塗亂畫的階段,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絕大多數寶寶從18個月開始喜歡在牆上塗鴉,先是星星點點、雜亂無章、沒有方向,但也都是大腦不斷開發的過程,既可以鍛煉全身協調性,還能開發大腦想象力和創造力。然而很多父母看見後,卻讓寶寶描摹專業的繪畫。

恰恰是因為這種做法,足以限制孩子的創造力, 由於過於局限的舉動,進而影響對繪畫的認知,毀掉本有的天賦。

所以,建議家長們不要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如果可以的話,讓孩子多畫畫,期間還不妨給他準備各種不同的筆,更有利於大腦發育。如果牆面不允許的話,塗鴉板也非常適用哦。

2、背誦詩詞

大家應該羡慕那種流利背誦詩詞的孩子,尤其是在親戚面前表演背詩,家長會覺得倍兒有面,但這到底是孩子成長中的需要,還是家長的心理需求呢?我們不否認,孩子較早背一些詩詞是有好處的,可以説明孩子更好地掌握語言,學習文字,但家長要注意,單純死記硬背是不能提升孩子這方面能力的。

語言本身是具有多變性的,正是因為它的搭配組合多種多樣,才有了各種優美的詞句,過早固化孩子對語句組合的認知,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創造性,一旦失去這種能力,孩子的未來必然會受到影響

3、寫字

很多孩子在上學前都早早開始學寫字,甚至有家長為了孩子能寫出一手好字,從孩子4、5歲起就報書法班或者讓孩子練字帖。

但是,從孩子的身體發育上來看,最早也要等5歲後才能開始正式學寫字,否則孩子的手指精細動作和肌肉力量都達不到寫字的標準,很難做到用正確的姿勢寫出好看的字。

而從心理發育上來看,5歲之前孩子的專注力有限,玩心重,很難做到長時間安安靜靜地寫字。孩子的分辨力更是要到小學時才能很好的分辨出「甲、由」等長相類似的字。

總的來說,過早讓孩子寫字,3-5歲的孩子更適合做一些塗鴉訓練,寫字對孩子的要求還太高,最好要等5歲以後再學。

4.學習樂器

掌握一項樂器似乎成了判斷孩子是否有才華的標準,以至於不少家長讓孩子3、4歲就開始接觸樂器。不同的孩子,學習樂器時的狀態是不一樣的,如果孩子熱愛這件事,那他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比較投入,對樂器的掌握也會更好一些,但如果孩子本身排斥這件事,那學習樂器的過程必然是枯燥、乏味的,排斥感甚至會成為孩子學樂器道路上的阻礙。

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家長只根據現階段大環境下其他孩子的狀態決定自家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忽視了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如果家長不能意識到這一點,那「能力培養」就會變成「扼殺天賦」,這對孩子的成長沒好處。

5.限制玩耍

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想要在未來發展得好,就必須提前學會懂事,也就是說,既不能貪玩,又要充分利用時間,這樣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裡,掌握更多的技能,未來發展才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家長會較早地安排一些事讓孩子去做,絲毫不顧孩子想不想做。家長要明白,過早限制孩子玩耍,會導致孩子天性得不到釋放,即便孩子不玩耍,天天坐在屋裡學習,他所掌握的知識也得不到應用,能力的提升空間有限,而玩耍往往伴隨著實踐,這對孩子提升能力、性格形成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Wendy媽有話說:

父母們望子成龍的心情都是一致的,現在的各種興趣班越來越低齡化,有些孩子甚至從3歲左右就開始報各種班,把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

不過,孩子的各項能力發展是需要時間的,如果過早的要求孩子做一些不適合他年齡的事情,可能會把他的天賦「逼走」哦!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