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大抵有3個階段,一個是幼年時期、一個是學生時代、一個則是職場生活,三個不同的階段,不過是從一個小型的家庭社會,成長到學校社會,然后再真正的踏入到社會中去。對于學生而言,在學校里的生活,也是一種在社會歷練,其中表露的某些特征或者特質,往往就會成為他們日后發展的重大助力。
一個班級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在這里會有各種各樣的學生,其中有3類特質的學生,在長大后比起其他人更容易有大出息,尤其是最常被忽略的最后一類。
1、「說到做到」的學生
責任、承諾是人的一生中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能力是在逐漸復雜的環境中不斷得到提升的過程,而在學生時代,還尚未經歷太多需要為責任而付出代價的時候,這一階段,就能表露出說到做到的責任意識,這類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說到做到一部分的對象是指外人,而一部分則是面對自己,其中后者更為重要。在學生時代,無論是取得成績還是達到目標,都需要有這樣的實踐能力,所以有這部分特質的學生,首先在第一步就領先其他人一大步。
2、「敢于認錯」的學生
很多人在小時候接受的教育,就是「錯誤是可恥的」,對于自己的錯誤或者失敗,往往處于一種抵觸、不想面對的態度中,但是誠如「失敗是成功之母」,放平心態去客觀理智的分析錯誤,并且從中不斷的吸取經驗,用來提升自己,這毫無疑問是拉開彼此之間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首先那些敢于認錯的學生,比起其他人已經走在了前列。
3、「不甘人后」的學生
學習是需要良性競爭中的刺激,來不斷的調動學習積極性,當自主能動性不強的時候,那些不甘于人后的學生,能夠盡快的適應競爭的氛圍,同時從中將競爭轉化為自我提升的動力,這樣的學習主動性強的學生,往往能夠在未來發展中,占得一席之地。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需要一種不服輸的精神,才能在同一個崗位或者領域中占得優勢,而在學生時代就已經表露出這一點的學生們,自然在未來發展中,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