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德國孩子「專注力」如此高,是有「原因」的,值得一學!

安妮 2023/03/03

還記得我家孩子當時要入園的頭幾個月,別的家長擔心的都是孩子不適應幼兒園、不想去怎麼辦。

我卻擔心他人來瘋的性格,在幼兒園坐不住,上課不專心怎麼辦,真擔心他會給老師添麻煩。當時的他看一本繪本看不上5分鐘,就會像一個毛毛蟲一樣動來動去!

因為不專心,告訴他的事情也是記不住,我甚至擔心上幼兒園后怕他把書包落學校。這都是小事兒,但如果上幼兒園期間專注力一直培養不起來,那麼未來很可能就要走上「學渣」之路。

當時好在我有一個遠嫁德國的表姐,正好帶著孩子回國來玩。表姐家的孩子當時3歲左右,第一次見他我就被他的專注力驚訝到了。那天我帶著我兒子在我表姐家做客,我兒子可是從不怕生,在別人家看什麼都新鮮,一刻都沒停下來過。

再看表姐家的孩子,老老實實看了30分鐘的繪本,一點也沒受我家孩子打擾。要知道三歲左右的孩子專注力也就能9分鐘左右,而這個德國娃已經能達到小學生的水平。

德國人向來都給人嚴謹和專注的感覺,就好像「德國制造」給人的感覺一樣。但我從沒有想象過,德國的孩子也是如此專注,這讓我對德國人對孩子的教育產生了興趣。于是開始向表姐取經,這我才知道德國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是從小開始的。

表姐說在德國可能同樣4歲的孩子,在文化課上與台灣孩子有很大的差距!在台灣有些孩子6歲就能背下來的東西,但在德國10歲的孩子還不會做。

這是因為在德國的孩子更注重的是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專注能力、情感品質的培養,而非數數認字。

正是這種理念的不同,德國人從小更在意孩子專注力的訓練,所以德國孩子,他們無論是吃飯、看書、玩玩具都更認真。一個人也會專注地玩上2個小時,所以在后期的學習中,更容易深入的學習一項興趣愛好,同時更加具有鉆研精神。

表姐說德國人在教育孩子專注力方面,主要在于這3大方面,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

一、家庭教育

在德國家長是 不可以隨便打斷孩子的,在孩子吸吮手指這件事上,德國家長和台灣家長的做法非常不同。很多台灣家長都會嚴厲制止,但德國家長 在孩子吸吮手指時不會打斷的,如果不想孩子這樣做,就要在孩子有吸吮動作前,直接糾正。

從這個小細節就能看出,「不打擾」是德國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溫柔。

二、學校教育

表姐還談到了德國幼兒園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兒, 在幼兒園里不僅沒有教科書,上課了老師也不教什麼知識。就給孩子發幾張彩色的紙, 讓孩子給不同顏色的紙分類、排序、找不同。當時表姐還問過,這是教什麼呢? 老師說這是在鍛煉孩子的專注力!

三、社會環境教育

表姐說出國以后最大的感受,在德國公共場合真的非常安靜, 別管是多大的公共場所、有多少人,很少見到有小孩子在公共區域跑跳、吵鬧打擾別人。而這對于孩子來講太難了,所以他們從小就訓練孩子。

會走路以后孩子就要知道排隊不打擾別人,在公共區域玩游樂設施,如果別人在玩時,你只能安靜地在旁邊等。

除此之外,在德國有很多專門幫助孩子訓練專注力的媒體。比如書籍、網絡、節目、雜志、電台等等。甚至如果孩子非常好動,還可以向學校、社區、教堂求助,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這些課程很多都是免費的。

不得不說正是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造就了德國人強大的專注力。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