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家長們都碰過這樣的情況,自家孩子在公眾場合發脾氣或任性哭鬧,而自己站在一旁,尷尬得不知所措,一部分家長會很生氣,要麼大聲訓斥孩子,要麼就是無條件順從孩子,可這兩種做法,都不利于對孩子的教育。
同樣的情況,德國訪問結束時,凱特王妃與威廉王子準備回去,在他們即將登機的時候,小公主卻開始鬧起了脾氣,甚至準備躺在地上耍賴,當時周邊還有記者,這個時候就很能看出家長的素養和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了。
像凱特王妃這樣的情況,該怎麼做呢?一起來看看凱特王妃的處理方法:
在小公主耍賴時,凱特王妃馬上抱起了她,小公主一下子就變得平靜起來,然后凱特王妃拉著小公主,在她的耳邊輕聲低語,耐心十足,小公主聽完又開心地牽著王妃繼續往前走了。王妃并沒有對小公主發脾氣,也沒有只是順從小公主的哭鬧。
王妃為幼兒教育做了很好的示范,可以學學她如何處理孩子哭鬧的方法:
一、接納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多去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多試著去尋找孩子哭鬧的真正原因,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明白其心情的,讓他們的情緒得到抒緩。同時,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及產生這樣的想法的原因,孩子如果能很好地表達自己,家長也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緒和背后的原因。
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陷入某種不安穩的情緒,尤其是正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越不讓孩子做什麼,他偏偏越想做,但是小孩子的記憶,其實是很短暫的,家長可以用新鮮的東西,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關注度。
另外,家長要特別注意,孩子因為想要某種東西,或是達到某種目的,而哭鬧不止的時候,不要一味地順從孩子,更不要一開始一味地阻止他們,激發出他們的叛逆心理,又因為煩不勝煩,最后選擇順從孩子的要求,因為這樣時間一長,孩子可能會養成愛用哭鬧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達目的不罷休。
三、直接抱起孩子
搶先在場面難以控制前,先行抱走孩子,不要讓孩子的哭鬧,給其他人添麻煩。尤其是在孩子情緒很不安穩的時候,對孩子進行嚴厲的說教,這樣只是在做無用功,而且只會讓孩子更加不配合,家長要注意,不要讓孩子的無理行為影響到其他人,不要給其他人造成不便,所以,第一時間抱走孩子,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四、給孩子另一個選擇
有些家長會犯這樣的錯,對孩子乖巧的行為不加以稱贊,孩子犯錯的時候大聲責怪,這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一個錯覺,爸爸媽媽只會在自己哭鬧的時候才會注意到自己。
如果孩子說出了自己的需求,家長可以說出不可以滿足的原因,如果孩子仍然堅持,家長可以給出其他選擇,當孩子停止哭鬧的時候,家長要加以肯定,這種方法堅持做下去,孩子知道家長明白自己的需要,而且哭鬧不會讓自己獲得想要的東西,那麼孩子愛哭鬧的習慣會慢慢改掉。
五、注意安撫孩子的情緒
等孩子平靜下來的時候再講道理,話語應該言簡意賅,講明重點,只要跟孩子說這樣做不好的原因,以及這樣做會造成的后果,讓孩子明白「愛哭鬧的孩子沒糖吃」這樣的道理,這樣孩子的情緒比較容易穩定下來。
其實是否能在公共場合迅速解決孩子吵鬧問題,跟家長平時的教育方法都有著很大的關系,首先家長要和自己的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對自己有著充足的信任,面對孩子也要有原則有信用,做到以身作則,這樣才能在孩子激動的時候,很好的安撫孩子的情緒。
王妃的教育方式確實是很有參考意義,從她教養小公主的方式來看,他們平時的親子關系也很好,小公主對媽媽也很信賴。所以,教育孩子其實不難,只是需要有耐心有方法,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用不同的方法,會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