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子一開始就看好齊衡,可惜因為平寧郡主而放棄了。當齊衡成為鰥夫后,平寧郡主提出讓齊衡與如蘭結親,大娘子覺得如蘭日后會過得很好。大娘子原本對如蘭的婚事充滿期待,雖然和王家有約定,但她還是想為如蘭找更好的對象。大娘子的想法不錯,只是她控制不住自己的嘴,什麼事都告訴姐姐康姨母,結果被康姨母算計,不但搶走了如蘭的婚事,還惹惱了王家。最后,如蘭不但沒找到更好的人家,反而只能嫁給窮書生文炎敬,嫁妝養活文家,依然受文家嫌棄。
01大娘子看不起王家。華蘭高嫁后,大娘子很高興,以為如蘭的婚事也不會太差。華蘭的來信總是報喜不報憂,大娘子以為華蘭在京城混得很好。直到盛紘升遷到京城,華蘭回家,大娘子跟華蘭說起如蘭的婚事時說:「如今你兄弟定下了,你妹妹也找個好人家,娘就沒什麼要求了!」華蘭笑著說:「娘,你還是老實把如蘭許給表弟吧,趁外祖母還硬朗,舅母不敢啰嗦,你要是變卦,舅母一定會笑瘋的。
」大娘子臉色變了:「你嫁了伯爵府就不想你妹妹也嫁個好親家你舅舅雖好,現在沒你外祖父那麼風光了,你表弟又老實,我怕如蘭嫌棄。」說到底,大娘子從沒看上表弟,只有看不上的時候,才會把表弟當備胎,才會找更好的人。一方面,大娘子覺得娘家沒有父親那會那麼風光,又覺得表弟老實,表示娘家前途不太好,如蘭嫁過去是委屈了如蘭。華蘭明白大娘子的想法,只能傷感地說實話:「外祖家這麼多年的家底還在,表弟老實才好,不會亂花心思。
你以為我在婆家日子好過忠勤伯府還是冷落我,要是風光的爵位人家,還不知道會怎麼顯擺,你老說我脾氣不好,如蘭還不如我,她又平平,在高門大院怎麼過」華蘭經歷過婆家磨難,頭腦清醒,她給如蘭的定位很好,她知道如蘭平庸,希望如蘭能過舒心日子,不像她那麼痛苦。人生要什麼,不就是舒心嗎如蘭真嫁表兄,應該會舒心。一來表兄老實,不會亂花心思,生活踏實;二來公婆是舅舅舅媽,不會為難如蘭,就算舅媽想干什麼,外祖母也不會允許;三來如蘭本身沒多少心機。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王家有家底,就算子孫沒什麼建樹,也能安身立命。大娘子作為母親,當然希望女兒幸福,但她更看重女兒的姻親是否高門大戶,在她眼中,女兒只有嫁入高門大戶,才能盡享榮華富貴。但榮華富貴背后是什麼大娘子完全沒想過,更不會覺得平淡生活才是真正的婚姻生活!02平寧郡主與大娘子口頭約定齊衡與如蘭的婚事。
平寧郡主知道兒子齊衡愛慕明蘭,但為家族興旺,為兒子前途順利,堅持讓兒子娶嘉成縣主,沒想到這婚姻不但沒給齊衡帶來前途,反而讓齊衡成笑話。平寧郡主覺得對不起兒子,想遂兒子心愿娶明蘭,就打聽明蘭,聽大娘子說永昌伯爵看中明蘭,又暗示大娘子齊衡可以與如蘭在一起。大娘子高興極了,把這口頭約定當成板上釘釘,回家告訴如蘭,她將來的夫家有錢有勢,她只要享福就行。大娘子沒想到,平寧郡主沒看中如蘭,而是看中如蘭身后的價值。
口頭約定也是抱著找更好對象的意圖。首先,盛家蒸蒸日上,盛紘不說,為人圓滑,長柏才富五車且正直,前途遠大。其次,大娘子的娘家王家,雖不如王老太爺時那麼風光,但家底在。再則,盛家的姻親,看盛紘給兒女找的親事就知道,盛家姻親也不會差。有這些價值加持,平寧郡主就活泛了。如果沒更合適人選,就與盛家結親;如果有,她只與大娘子口頭約定,沒交換信物不算失信。大娘子這邊卻忽略了口頭約定只是空頭支票,她把事告訴姐姐康姨母。
原來康姨母就想把女兒嫁回娘家,沒找到理由,這下大娘子主動提供把柄。康姨母加油添醋跟娘家說,康家女兒就跟王家定親了。其實大娘子真的嘴不嚴嗎,更深一層,她有炫耀的成分,她女兒能嫁齊衡,在她看來是很值得驕傲的事。即便康姨母真告訴王家,大娘子也不怕,她心里看不上王家。何況在她看來,齊衡與如蘭的婚事是板上釘釘,不會有變故。
所以,她不怕康姨母搶婚,也不怕王家生氣! 如蘭下嫁文炎敬,生活依舊是一地雞毛!文炎敬對如蘭原本就不是真愛,他更多是看中如蘭身后的價值。可是這份婚姻卻是如蘭主動選擇的,即便如蘭心里明白文炎敬算計她,依舊選擇嫁過去。這是為什麼一來如蘭是真的喜歡文炎敬,二來如蘭從未想過嫁到高門,她寧愿下嫁;三來不得不嫁,如蘭與文炎敬偷偷見面的時候,被文炎敬出賣,如蘭只能嫁。
婚后的如蘭沒有了閨中的天真,她學會了示弱,為了阻止文炎敬納妾,她挺著孕肚站在雨中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她還學會了忍氣吞聲,無論婆婆如何磋磨她,她都老老實實地受著。如蘭才是那個真正沒有富貴命的人,原本可以嫁給表兄享受安穩的生活,卻被親娘坑了一把;嫁給了自以為是的愛情后,生活卻是一地雞毛!。
好在如蘭婚后迅速成長,一個女人在婚姻中迅速成長有兩種情況:一種丈夫靠不住,沒人可以依靠,只能自己強大;另一種是愛情的力量太強大,愿意與丈夫共同進步,讓自己變強!。令人痛心的是如蘭的婚姻是前一種,雖然在婆媳之間的矛盾上,文炎敬會幫助她,可也是看在盛家的幫助,在盛家看顧不到的地方文炎敬才暴露出真實的嘴臉!。果然應了張小嫻所說的話:「時間,可以了解愛情,可以證明愛情,也可以推翻愛情。
」如蘭的婚姻證明了這句話,時間讓如蘭了解文炎敬的真面目,證明了文炎敬對她的不真愛,也推翻了如蘭心中對文炎敬的幻想。如蘭的婚姻教訓了所有女子,在選擇婚姻對象時要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要看清對方的真實面目,不要被外表和甜言蜜語迷惑,唯有兩個人的性格和觀念相合,才能擁有美滿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