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在大部分孩子喜歡看 動畫片,而家長往往認為看電視對 視力不利,影響休息。紛紛 禁止孩子看電視,有的家庭電視只是 擺設,或者放到孩子看不到的房間,甚至干脆不買電視。 阻止孩子接觸電視或其它電子產品的同時,或許也 阻斷了他與外界的 交流信息源。當他身邊的伙伴們 討論的是動畫片,沒看過的孩子自然插不上嘴,很容易被 孤立。
相信很多家庭中, 讓不讓孩子看電視,不同成員有不同 立場,大部分爺爺奶奶輩帶孩子,老人 喜歡看電視,而寶寶也會跟著看。或者孩子坐到電視前會比較乖,看著動畫片不吵不鬧, 不亂跑,爺爺奶奶還可以做其他的事,此時電視成了最理想的 哄娃神器。而年輕的爸爸媽媽, 擔心傷害孩子視力, 阻止看電視。
01、教育專家和權威機構觀點
美國兒科學會曾經提出過:2歲以下的兒童禁止使用電子產品或看電視,超過2歲半可以適當看,但是要在成年人的監督下,每天不要超過兩個小時。英國教育家馬丁·洛森認為:12歲前兒童能做到不看電視,受益終生。
根據現實分析, 2歲以下控制孩子看電視, 有必要,也可以做到,但是 12歲之前都不允許看,似乎 難以實現。
02、無節制看電視的影響
孩子 學習任務重,沒有充足時間到 戶外活動,如果完全 不接觸電視,基本與時代 脫節,不現實。但是要認識到看電視會帶來哪方面 影響,合理 控制。
影響一:破壞專注力
孩子看電視,眼睛一眨不眨,甚至忘記吃飯、喝水上廁所,看似專注,其實是被 屏幕上的情節動畫和聲音所吸引。這是 被動專注,破壞他 自主調節的專注力。
影響二:情商受影響
樊登有一節講座講家長該不該 限制孩子看電視,他講:看電視不利于培養孩子 情商,電視沒辦法 關注孩子,不能 撫慰孩子,沒法和孩子 互動。
孩子 判斷他的行為和言語是對還是錯,通過他人不斷地給出 反饋,才能知道自己所說的所做的是否正確,但電視并不能給出 針對性的回饋。
影響三:受負面影響
電視劇《虎父犬子》一個片段, 奇葩老爸常寶童,是一位教師,一天他在家看完 動畫片,自言自語:光頭強和熊大熊二來回互相 坑害,這就是一個 惡性循環,這哪是動畫片。然后直接打電話 投訴電視台,提出 建議「這個節目應該停播,孩子們小沒有 辨別是非的能力,動畫片 灌輸壞主意,惡作劇,他們以為是對的呢,應該對下一代 負責」。
電視節目類型繁多,如果孩子每天 沉浸其中,家長 把控不好的話,他會受一些 不良情節或思想影響,甚至 模仿電視中的 暴力行為。
影響四:缺乏運動
看到一部好看的動畫片或節目,孩子一坐很長 時間,減少了 運動時間,有的孩子邊看電視還會 吃零食。每天這樣 缺乏運動,再攝入高熱量的零食,身體發胖,影響 健康。
影響五:影響視力
看電視的時候,孩子很少端端正正坐著保持良好的 視線距離,往往會選舒服的 姿勢,躺著或靠著沙發。加上電視 光線和色彩強弱頻繁快速 變化,增加視疲勞, 影響視力是必然的。
影響六:干擾睡眠
如果晚上看到很晚, 精彩的電視情節,使大腦 興奮,不能馬上 安靜下來 ,干擾休息,第二天精力不夠。
03、引導孩子正確看電視,家長這樣做
心理學家莫爾林1977年,做了一個關于 記憶力的實驗,讓四、五、六年級的學生們記 新聞內容。 結果發現:看電視這個途徑記住的內容是最多的,比看報紙或書的方式效果都好。電視畫面是 動態的,孩子們通過 聲形并茂的形式,更容易理解也有助于 記憶。
希格曼一位英國心理學家曾提出,兒童分年齡段看電視時間
3-7歲每天 60分鐘之內;7-12歲每天60分鐘;12-15歲每天 90分鐘;16歲以上最多 120分鐘。 限時以后,不影響視力和睡眠,也不會因為缺乏運動而帶來一系列 問題。
內容一定要把握,孩子鐘情于動畫片又喜歡 模仿,對一些含有 負面情節的動畫要 限制。多看少兒節目,科普類節目等,增長見識,學到 知識。
有時間家長陪孩子一起看,隨時 講解電視中的內容,讓他對表面內容有 延伸。也可以和孩子討論 互動,也是親子 溝通的機會,陪伴還有助于 把控電視內容。
電視并不是完全不能看,長期不看電視的孩子,內心 壓抑,影響眼界不說,和其他伙伴相處有可能會 不合群。每個孩子都是 獨特的,要不要 限制他看電視,包括成長中任何一件事,父母應該 善于觀察,用針對性的 方法。
碎碎念:
至于看電視這件事,控制好 時間,把握好節目 類型,有條件的家長可以 陪伴,看的過程中合適的時機和孩子 互動,效果更好。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